校企协同,多维融合——夏季学期实践课程教学顺利实施

2022年09月01日 本科教务办 点击:[]

自8月8日开始,我院专业教师与华为、东软、中电金信、广州中望软件公司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实施了2021-2022学年夏季学期实践课程教学。通过前沿技术进课堂、校企师资共建、全方位技术支持等形式,校企协同不断改革完善实践课程内涵与教学教学方法深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围绕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实现实践课程群的升级优化。

(一)提前谋划,实践教学不打折

《智能系统技术课程设计》为顺利实施夏季学期教学计划,不仅设计了多套预案,还于学生离校前每人发放了一整套新购入的设备,授课教师在充分考虑授课实际的情况下,设计重复重点部分的指导方式,让每位同学在需求分析、原理理解与设计、焊接组装、调试与优化等多个环节,完整练习到智能系统设计的全部流程,掌握实战技能。

(二)迭代完善,金融科技共建班续精彩

我院与中电金信合作建设的金融科技共建班今年已是第二届,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开课前课程团队与企业专家多次打磨课程内容,形成了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为核心、以金融行业应用场景为实践场景,以行业实际实践环境为支撑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精炼、丰富、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与实践能力要求,符合学生基础与学习需求。

(三)国产技术融入,前沿技术引领,贯通式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我院积极引导教师通过各类合作项目将研究成果、企业资源等引入课堂。大一年级的《程序设计开发实践》课程,依托开云平台首页 —华为智能基座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将华为的技术资源、平台资源、设备资源等融合应用于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实习》课程基于企业运营沙盘模拟软件,模拟一个制造业企业的运营管理,结合教师对企业资源规划(ERP)及企业运营战略、财务、营销及预算等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现代企业的运营及信息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引入IBM SLILLS ACADEMY数据科学相关课程及在线实践资源,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数据科学方法和开源工具,训练系统如何有效的从大型数据集中获取洞察并做出反应,推动学生技能提升与价值实现。大二年级的《JAVA高级编程》课程中引入头歌(EduCoder)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学、练、评、测一体化实验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三年级水下智能机器人专业方向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将在科研和竞赛中使用的水下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和设计,研发了教学用水下智能机器人应用于教学实践。

(四)开拓创新,涵育特色

围绕大型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我院与中日国际信息软件学院联合成立了第一届大型工业软件特色班,并在本学期开设了第一门领域方向课程。邀请了来自国家数值风洞工程项目、广州中望软件公司以及安世亚太公司的多位具备深厚学术背景和丰富行业经验的资深研发专家参与课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授课和实操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工业软件的架构,并能运用国产工业软件进行分析或对比验证,引导学生树立投身到国产工业软件研发的志向。

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新征程上,我院秉承“课堂-实验-实训”三位一体、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引入优质企业资源,全面升级产学协同育人模式,依托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夯实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行业培养出高质量的特色化软件人才。

上一条:备战新学期 聚力新征程——软件学院举行2022级本科新生教育大会暨新学期课程学习预备会下一条:【喜迎二十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黄帝内经》谈身心调养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