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正文

开云平台首页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2-12-19 作者: 点击:[]

为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历史任务和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022年12月18日,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学术活动基地,辽宁省新型重点智库、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高校共1000余名师生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由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教授主持。

18D0C

开云平台首页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松全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作大会致辞。吴松全教授首先对应邀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开云平台首页 历来重视学术理论研究、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次研讨会也是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亲临开云平台首页 指导。

535F

研讨会主旨报告阶段由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教授以“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科学依据及其核心要义”为题作主旨发言。邓纯东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概括总结了发扬斗争精神的现实根据与伟大意义。他表示,斗争精神的科学依据在于它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逻辑结果,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应有之义,是共产党人面对艰难险阻、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必然选择,是党百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之道,是新时代新征程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斗争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斗争精神是有立场、有原则方向的,发扬斗争精神必须掌握斗争规律,必须坚持辩证思维。

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张神根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报告。张神根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由来,并以“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句话详细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5236

专家报告第一阶段由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玉梅教授主持。

山东省高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山东师范大学商志晓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由来及其规律性呈显”为题展开发言,他以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本世纪中叶为三个节点溯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轨迹,并用“两个一百年”进行对比,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从盲从到自主、从被动到主动、从后发到引领、从跟进到创新、从融入到超越、从自救到利他、从平凡到惊艳7个方面的规律性线索。

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田克勤教授以“党的二十大对党指导思想认识的新升华”为题发言,他以从立党立国到兴党兴国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升华进行了深刻阐释。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一化到三化再到两化意涵与启示”为题发言,他认为把时代化与中国化并列真实意涵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内涵外延的扩大,从一化、三化到两化实现了以马化中到以中化马,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题发言,她从前进道路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原则之一深化改革切入,探讨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治理能力、目标动力、方法论的关系,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既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也为完成这一使命任务提供重要保障和动力。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教授以“伟大斗争、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发言,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其关键在于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通过党的自我革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

11B7A

研讨会专家报告第二阶段由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屈宏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作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深度融合”为主题的报告。她强调“两个结合”的实质在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深度融合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正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寇清杰教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为主题的报告。他认为高度契合是一种先在状态,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和前提。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体系,但二者兼具包容性、开放性,并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高度契合论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的深刻表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前提”为主题的报告。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前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依靠哲学前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本身呈现了哲学前提、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需要哲学前提三个方面探讨了“六个坚持”的哲学前提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宏志教授作“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为主题的报告。他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详细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并强调共同特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规律,鲜明底色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性规律。共同特征、中国特色、鲜明底色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韩喜平教授作“现代化起源与内涵探索”为主题的报告。他深入挖掘了现代化的概念,分析了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以及经典现代化、后现代化、新型现代化的不同观点,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源,并从多种角度初步界定现代化的内涵,论证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多元性、可量化、以人为本的概念,强调了对现代化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11CC2

研讨会专家报告第三阶段由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志礼教授主持。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以“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几点思考”为题发言,指出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两个长期存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坚持自我革命,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够自我革命,才能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围绕“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发言,王树荫教授指出三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统一全党思想,维护全党团结,凝聚全党力量,进一步完成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两个确立”在历史上、在当下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现实中坚决维护。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云志教授以“以两个相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新篇章”为题发言。他指出“两个相结合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没有产生排异反应,反而活出了新的高度,究其根源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内在一致性。“两个相结合”以实践为根基,并由实践来检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宣言”为主题发言,指出西方式现代化过于夸大现代化的共性,忽视了现代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区别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和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和贫富分化两极对立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和物质主义盛行、单面社会单面人不健全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对外扩张掠夺式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宣言。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以“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学理阐释”为主题发言,她指出十年伟大变革的背景是两个大局,两个大局反映出的是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变。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也面临世界变局带来的严峻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经济变化,进而带来政治的演变,揭示了新时代十年变革的学理逻辑。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发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全面推进是有理论、有组织、有步骤、有系统的全面推进。有理论的全面推进实质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的推进,有组织地全面推进实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推进,可以避免西方式现代化靠市场推进的盲目性。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可以避免暂时性的发展,跳出国外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陷阱。系统化的全面推进可以避免片面发展的局限,既有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又有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

15ED5

研讨会专家报告第四阶段由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晖教授主持。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段虹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发言,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质是物的现代化,其结果是人的价值的贬值和异化。中国通过自身优势成功将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创造了经济体制优势互补的现代化,创造了局部发展与整体和平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常务副院长郝书翠教授围绕“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关系”发言,指出两个结合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整体把握,不可偏废。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推进和题中之义。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房广顺教授以“深入理解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主题发言,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更是因为党创造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新时代十年建设取得了伟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推动我国迈上新征程。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教授围绕“在守正创新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发言。杨教授指出,守正创新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在正确回答时代之问中实现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执行院长李素霞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现代性的矫治”为主题发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在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划定资本权利界限、塑造自身独特的价值理念、实现对资本现代性的超越和矫治。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历史观”为主题指出,马克思的世界观更主要的是世界历史观,解决了人类向何处去和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历史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产阶级是世界历史的主导者和创造者;和平和发展是世界历史的主题;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世界历史的方向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世界历史的发展目标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教授围绕“从大历史观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意蕴”发言。庞教授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优越性并不是形式真理,而需要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确证。中国在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越来越触摸到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越来越具有现实的文明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具有的历史意义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

FD51

学术研讨会闭幕式由陈晓晖教授主持,刘志礼教授作总结发言。刘志礼教授表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学理探讨,充分体现出各位专家学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学术研究和学理阐释的新水平和新高度,充分体现出各位专家学者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独特贡献,充分体现各位专家学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学术担当、学术责任和学术勇气。本次研讨会把学院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推向新阶段,并以此为契机,深化专题研究和学理分析,力争产生一批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最后,刘志礼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和全体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疫情过后能够有机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交流。

C2F0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开云平台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的重要学术活动。会议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同时,力求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学习水平和科研创造能力,对于学界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