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校长也会有一千种对待教育的憧憬。

我一直这样对老师、家长和孩子说,凡事不要太过功利,人生就是一个淡定而从容的过程。

教育也一样,它就是一份坚守,守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守得一寸之心,守得云开见月明;教育就是一种成全,成全学生的未来,成全自己的人生;教育就是一类审美,发现学生之美,发现自身之美,发现师生情谊之美,发现身边的美丽风景;教育就是一场修炼,修诚心结善缘,升华生命;教育就是一朝相遇和陪伴,用初始之本真对待他人,用初始之热情对待工作,在相遇与陪伴中给予他人和自己以幸福的愿景;教育就是一次旅行,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小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让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充满挚爱和深情。

教育应该是美好的、智慧的,是从心所欲而不愈矩的。它展现的不应是僵化的说教,而应是深情地唤醒,它承载的不应是冰冷的思想,而应是温暖的人心。

愿我们学校的孩子少一些世故,多一份童真;愿我们身边的老师少一些倦怠,多一份热情;愿我们的家长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清醒;愿我们的校园少一些戾气,多一份温馨。

我希望我们大工附校培养的孩子,未来不仅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也能成为一个挺立的、大写的——人。

—— 王 东

自主学习 全面发展(转载《大连日报》10.27新闻)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06 点击:[]

诺贝尔2009年化学奖获得者女科学家阿达·尤纳斯与学生互动

郑晓玮 唐怡 孟庆丰

大工附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主题,以教育部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提出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为主要参照系,全面落实大工附校“实施‘情知教育’,培养自主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

教育学生“自主养德”

大工附校“自主养德”教育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感恩,中学阶段教育的重点是责任感。

例如他们有“中国工附银行”,“存折”上为学生列出了45种可操作的行为准则,孩子们坚持21天就视为存储了一个好习惯,他们会在“存折”上郑重的存上了自己的每一笔好习惯财富。

每年七月,大工附校都要为毕业生上最后一节毕业课,“毕业典礼”已经成为附校学子最难忘的记忆。校长讲话,十大感动人物颁奖,亲子相拥一分钟……凭栏眺望芳草斜阳,无数欢歌妙语留在了那片阳光灿烂的校园里,成为最美的回忆。

教育学生“自主学习”

大工附校重视培养学生独立预习、确定目标、提出问题、与人交流、概括知识、运用知识、自我评价的习惯。追求课堂教学“立体结构”。

在附校的课堂上,学生是最自由的,也是最幸福的。自由,是因为在课堂上,老师总是留给学生最充分的讨论时间,让我们自己在思考中反复严谨自己的思维,在讨论中反复提升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幸福,是因为大工附校有一群最有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上,他们激情四射,谆谆善诱,使学习变成一件乐事,一种享受,一次心灵的启迪。

教育学生“自主健体”

在大课间活动中,通过“广播体操”、“‘我是大工附校人’健身操”、“自主健身活动”、“啦啦操”等感召学生“自主健体”。

近年来,大工附校在各项体育比赛中捷报频传:大连市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一名,大连市篮球比赛小学女子组第四名,初中男子组第四名,大连市市长杯五人制足球比赛第二名,大连市市长杯足球赛亚军,大连市中小学健美操大赛一等奖。

教育学生“自主尚艺”

每年的迎新晚会和毕业典礼,都是孩子们施展身手的舞台,童声与朝霞齐飞,青春共理想一色。理工大学的歌唱家赵岩老师每年都会与学生们一起聆听诗词经典,感悟唱诵艺术。在这里,艺术的浪潮澎湃着每一颗少年的心,艺术的甘露滋润着每一棵茁壮的苗。

教育学生“自主创新”

大工附校代表队代表全市青少年参加了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摘得此次DI国赛此项目的唯一特别奖——达芬奇奖,第二年获得了在美国DI总部举行的全球总决赛的最具创意奖。同学们不会忘记英雄航天员景海鹏、聂海胜来到身边时的那份振奋;同学们不会忘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者阿夫拉姆·赫什科的谦和笑容和成功箴言:“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充分发挥创造力,毕生追求,勇于创新,就会达到巅峰。”

大工附校“实施‘情知教育’,培养自主发展的人”的教育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马冬晗、马冬昕姐妹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姐姐马冬晗不但在清华大学获得了三年学分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还当选为精仪系第36届学生会主席,此外,还是系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排球队队长。妹妹马冬昕在清华大学有18门课程拿到了第一名,还担任过清华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当选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们曾是附校的学子,她们是大工附校“实施‘情知教育’,培养自主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的受益者和代言人。

Baidu
map